《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一、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二、通假字
1、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
4.举酒属客 (“属”通“盯芹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
三、词类活用:
1、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4、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5、歌:扣舷而歌之(名作动,唱歌)
6、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7、正:正襟危坐(名作动,整理,端正)
四、特殊句式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此漏则敬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状语后置(被动句)
内容解读: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返慎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