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眼中,“卫道士”是个贬义词,尤其当“封建”旁历链与“卫道士”相连的时候。 在现在的人看来,封建代表着落后、腐朽、专制和丑恶。而卫道士则是在拼命守卫这些封建毒素,因此卫道士这个词便连带具有了顽固不化和要拖历史后腿的味道。所以无论如何这个词总是令人反感的。将教师与卫道士相连,是不是太过分呢? 我认为,卫道士其实无所谓褒和贬,关键要看卫的是什么道,如果卫的是封建余孽的道,自然当不得这个卫道士,而如果卫的是中华民族积淀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的道,那就令当别论了。教师就要卫这个道,而且从目前情况看来,惟有教师能担任这个孤独的卫道士。 在许多所谓的教育理论家看来,教师的使命在于教给学生一切未来所需的本领,教师应具备预测未来并将所预测的一切都传授给学生的能力,理论家们甚至认为教师应与过去的文化传统决裂,更不应该承担维护传统的职责。这种观点已经形成一种思潮,细究起来,这种思潮还有其历史根源。 我们会发现百年来,中国人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同时也是给中国人自己杀害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抛弃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弥足珍惜的东西,而恰恰这些东西可能标志着我们民族特性。在许多人看来,对历史的淡漠正是发展的表征,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意味着进步。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足为奇,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否定,起先以为那是进步,而实烂知际上那恰是大倒退。 今天我们在大谈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求发展,都在急不可耐地跨越式发展。如果细问一下,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哪里,可能答案有多个。然而在许多人看来,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西方为标准,可能在许多人的思维中,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不仅是标准,西方还是许多人梦想的地方,远赴西方“镀金”的人,一旦回国便身价倍增,连其佳人都会有光宗耀祖之感。我们似乎不能仅用“崇洋媚外”来概括了。民族自信力的丧失,看来就是藐视传统的结果。现在,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西方 标准的现代病,教育的变革就是以中国传统为对立运孙面而设计的。那么谁来护卫积淀数千年而摇摇欲坠的优秀传统呢? 也许在一开始,为了变革沉寂多时的教育,我们对传统作了尖锐的批判,我们面对西方在寻找变革的资源,然而,在一切已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便要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寻找前人留下的脚印,也要塌实地看清脚下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