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以下三期病理变化:
1.炎症期:由于某种原因损伤肛窦,或粪便、异物积存于肛窦,引起肛窦感染。肛窦受炎症刺激,则扩张、松弛,失去收缩力,外界致病菌乘机侵入,引起肛腺管水肿,阻塞,肛门腺感染发炎,炎症向外扩散,形成肛管直肠周围炎。由于病菌侵入,局部组织代谢改变,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局部充血,故组织呈鲜红色。
炎症进一步发展,则代谢产物堆集,使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壁张力降低,血流缓慢而出现瘀滞,故局部呈暗红色。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份渗出,潴留于组织间隙,形成炎性水肿,故局部肿胀,由于炎症使局部血流加快,代谢增强,产热增多,故产生热感。由于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末稍和炎症区代谢产物堆集的刺激,可引起疼痛。
2.化脓期:炎症期白细胞向病灶区移动和集中。由于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并发生变性、坏死,坏死组织被中性白细胞或坏死组织产生的蛋白水解酶液化形成脓液。脓液一般为黄色或黄绿色混浊液体,是由脓细胞即变性坏死的中性白细胞,液化的坏死组织,少量浆液,纤维素和病菌所组成。
脓肿一般最早在括约肌间(中央间隙)形成,然后沿抵抗力量薄弱的途径蔓延,形成不同部位脓肿。沿括约肌间隙下行则形成肛周皮下脓肿;沿直肠纵肌层向上则形成高位肌间脓肿;或至直肠壁外形成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也可在任何平面穿过外括约肌而致坐骨直肠窝脓肿,并且可以继续向上、向下蔓延。在括约肌间间隙,坐骨直肠间隙或骨盆直肠间隙内均可发生环状扩散。坐骨直肠间隙的蓄脓容量约为60ml-90ml,若一侧化脓量超过90ml则脓液通过肛管后深间隙向对侧蔓延,形成“蹄铁形”脓肿。或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向下穿破提肛肌形成“哑铃形”脓肿。
3.破溃期:由于浸润的白细胞和组织发生坏死、溶解、液化,而在局部形成了充满脓液的囊腔。小的脓肿可自行吸收而消散。大的脓肿由于脓液较多不易吸收,可由皮肤溃破或需要切开排脓。
溃脓后,脓腔逐渐由增生的肉芽组织所代替。如未能自溃或及时切开排脓而成慢性脓肿时,脓肿周围被增生的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膜。脓肿膜有吸收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的作用。
但当脓肿继续发展时,脓肿膜内层不断有白细胞渗出和组织坏死,使脓液增多,脓肿扩大,然后向皮肤穿破,脓液流出而形成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