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与中医学的固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融为一体,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一直用于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人类的养生和疾病的防治。
在中国古代,阴阳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很多的自然物象都有阴阳的性质和特点,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等等,后来便上升为一种哲学的理论,用于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阴精和阳气为基础的,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有赖于体内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如果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或偏衰的局面,就会造成机体生命活动的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
中医学在指导临床治疗用药上,《素问》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即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与阴阳学说相关的是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其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相克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有生与克相辅相济,相互作用,才能维持整体平衡。
在中医学中,五行配属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味(酸、苦、甘、辛、咸)等,用此来阐释其相互间生克制化的生理病理关系,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
中医学理论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辨证施治的方法,诸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壮水制火等等。
人体五脏的生克关系正常与否,可以从人的色、声、味、脉等体象得到表征和反映,中医大夫可以通过五行的推演归类分析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以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