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是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 早在约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辛勤耕作。1977年和1983年先后在贵池灌口乡古石城旧址和里山乡红旗村出 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有兵器、钱范、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这些青铜器玲珑别致,铸造精美,具有长江流域的独特风格,说明当时这里的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秦汉时期神消,这里的冶铁、造船、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是历代屯兵之地。 永泰元年(765),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以便“扼控大江”。开成、会昌年间(836--841),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1440),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新城将近10里,开有6门,其中九华门楼3层,高6级,宏伟壮观。后来知府陆岗、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清溪塔。双塔凌云对峙,仿佛府城卫士,城墙巍然屹立,犹如天然屏障。新府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唐代以后,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茶、麻、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不断发挥其优势,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宋时,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东坡志林》上将“池纸”与“宣墨”并称。印刷业也很发达,刻有《昭明文选》、《朱子语录》等。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兴二年(1229)池州所刻朱寂《昌黎先生集考据》,印刷精美,为名贵善本。清代,建德县盛产绿茶,名曰“朱兰茶”,又名“千两茶”,享有盛名。清光绪元年(1875)。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红茶庄”,指橡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数年后,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故名曰“祁红”,饮誉海内外。民国年间,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为祖函赢得了荣誉。 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而且敢于斗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南宋末年,池州是抗元重地,池州知州赵昂发,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率领军民,奋力守城,城破之后,全家自唯瞎旁尽,后人为其立祠。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与之协同作战,屡次击败清军,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池)秋(浦)东(流)地区,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 1932年9-10月间,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 1935年1月,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历时9天, 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 同年9月,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从7月开始,举办培训班,培训党的干部、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召开干部会、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暴动队伍。中秋节这天,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携带土枪、刀、矛、叉、棍等武器,进行示威游行,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一天之内,以高山为中心,东起贵池狮茅岭,西至东流白水张家,南起秋浦鸡头岭,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5万暴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财产,捕捉顽固分子,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贵秋东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被摧毁。暴动胜利后,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及特区总工会、妇女会、青年团、互救会,领导人民巩固胜利成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池州人民为赶走侵略者,打倒反动派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思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1949年4月,池州全境解放,人民当家作主,池州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