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blolly pine)
(朱政德)
学名:Pinus taeda L.。因树姿挺拔、冠似火柜而名。松科,松属。
形态和用途
常绿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胸径60~80厘米。树皮红褐色,深裂。枝条每年生长数轮,小枝黄褐或淡红褐色。冬芽褐色,无树脂。针叶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12~25厘米,径1.5毫米,硬直;树脂道通常2个,中生。球果卵状圆锥形或窄圆锥形,基部对称:长6~15厘米,无梗或几无梗,熟时暗红褐色;鳞盾沿横脊隆起,鳞脐延伸成长尖刺,呈长三角状。种子卵圆形或近菱形,有棱脊,深褐色,具黑色斑点;种翅长约25毫米,易脱落。3~4月开花,球果在第二年10月成熟,10~12月飞散种子。
木材结构粗,纹理直,材质中等,可作建筑、纸浆、纤维及细木工用材,经防腐处理后可作枕木、电杆及矿柱。立木富含松脂,可以采割加工成松香,其质量较高。主干端直,树冠常绿,树姿挺拔,可作观赏树种。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火炬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南从北纬28°附近的佛罗里达半岛中部到北纬39°21′的特拉华州和马里兰州,西从德克萨斯州西经97°左右到东海岸。垂直分布可达海拔450米。中国于1934年开始在福建闽侯咐纳改南屿林场引种,从1980年起,在亚热带及暖温带南部地区大量栽培。
火炬松分布区气候潮湿,夏季长而炎热,冬季温和。年均温度13~19℃,1月平均温度2.2~17.2℃,极端最低温度偶尔可达-23.3℃,月平均温度超过23.9℃,年降水衡判量1000~1500毫米,无霜期6~10个月。火炬松对土壤要求不甚严,pH值4.5~6.0的砖红壤、山地红壤至黄棕壤均能生长,能耐瘠薄,但不耐盐碱及水浸,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生长不良。不同地形对火炬松生长影响较大,在山坡下部及山洼生长较好,立地指数从山脊向山脚增加。以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石砾含量在30%以下为好。在一年的生长期中有三次生长高峰,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次,7月上旬一次,8月上旬一次。火炬松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以5~15年时最快,25年时生长开始下降;材积生长10~35年时最大,40年后逐渐下降。如培育短轮伐期材,可在25~茄尺30年时主伐;培育大径级材,可在40~45年时主伐。火炬松主根深,侧根较发达,1年生苗的主根一般长达30厘米左右,成年树主根可深达3米以下。它是最喜光的树种,幼年稍耐蔽荫。
(潘志刚)
育种
①种源选择:火炬松不同种源在保存率、生长速度、木材比重以及对梭形锈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美国根据火炬松种源试验主要结论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种源,抗锈病、抗旱力较强,保存率较高,但生长较慢;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及佐治亚种源,生长迅速,保存率中等,且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弗吉尔亚、马里兰种源耐寒,保存率高,但生长慢;南卡和北卡罗来纳州种源,明显表现出沿海平原和山麓地带的区别。中国80年代初进行的种源试验初步显示,种源X立地交互作用显著。中亚热带南部、中部,以美国南部和东南沿海种源生长最快,北部和西北部(阿肯色)种源生长最差。中国河南鸡公山试验点材料表明,美国南部种源保存率最低,冻害也较严重,故北亚热带不宜引种南部种源。②优树选择:首先在本区最优种源中选择优树,着重改良火炬松分枝多、干形不良及抗病力差的缺点。中国主要在8~10龄幼林中采用5株大树对比法选优,选择性状包括树高、直径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冠形、枝下高、生长势、结实能力和健康状况等八项。③有性杂交:火炬松杂交率(以结球果数为准)在4~57%。南朝鲜进行火炬松与刚松杂交,杂种具有双亲优良性状。杂种生长优势与抗寒能力,取决于亲本的来源。如来源美国南方的火炬松亲本,其子代生长较迅速;来源北方的亲本,杂种生长较慢。④种子园:按“建园先建圃”的原则,先建立采穗园,经1~2年后,从采穗园中采集穗条嫁接,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建园质量。建在中亚热带南缘的种子园,因热量高、雨量丰富,加上经营管理精细,嫁接株生长非常迅速,所以采用宽行窄株栽植,将来去劣疏伐只在株间进行,这样的栽植形式,可以减少嫁接任务,又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去劣疏伐。火炬松可用嫁接和扦插繁殖。适于火炬松嫁接的方法主要是各种状态穗条的髓心形成层对接(见林木嫁接)。扦插繁殖(针叶扦插及小枝扦插)生根能力受个体遗传特性、原株的年龄、季节、插壤及扦插温度、湿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尚未能成为有效的繁殖手段。
(钟伟华)
造林技术:①采种:火炬松从5~10年生开始结实,种子年的间隔期为3年左右。种子的丰歉受气候条件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一般受寒害后,雄花能继续发育,但雌花萎缩。授粉期雨水过多,将花粉冲走,也会影响种子的产量。火炬松球果于10月成熟,种子在10~12月飞散,应适期采种。千粒重26~30克。种子湿度保持在5~10%,低温(-15~-17℃)密封,可贮藏3年。②育苗: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低温(2~3℃)层积处理30~60天,以保证发芽迅速、整齐。以后可用芽苗移植办法,即种子刚脱种壳,尚未出初生叶和发生侧根时移栽。可移在容器内或苗床上,这样苗木整齐,也可减少鼠害、鸟害。苗木的培育与湿地松同。③造林:造林时应选健壮苗木,苗高20~30厘米(容器苗或裸根苗)。造林时间可根据各地育苗早晚及雨季而定,以保证成活率高、生长好为原则,可以安排在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造林密度根据经营目的及土壤立地条件而定。一般每公顷栽1111株(3×3米)或1667株(2×3米)。在缺柴地区,每公顷栽2500株(2×2米)。5~6年郁闭后,可开始进行抚育间伐(见湿地松)。
(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