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者独善其身”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
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
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
原文:
曰:瞎誉运“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虚举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磨梁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扩展资料:
“穷者独善其身”的负面效应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的本意是强调:人在不得志的时候更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而不是教大家毫无原则地苟且偷生和自保,充当冷漠无情的看客。
另一位圣人庄子对“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庄子说:“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只靠他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取得巨大成功。
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难成大事。老话说得好,“独木难成舟,独树难成林”,古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是善于识人和用人,懂得团结他人的力量。
西楚霸王项羽非常能打,又是举起千斤鼎,又是以一敌百,经常以少胜多,但他先气走唯一的谋士范增,后又在垓下被刘邦等诸侯王军队团团围住。
纵使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是无法挽回败局;纵使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但他身边的战友都战死了,所以他见天要亡他,无脸再见江东父老,于是乌江边上拔剑自刎。
我们在熟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庄子的“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这句箴言。
因为只记住前面一句话,很容易让人养成自私自利的习惯,终其一生,无所作为;而结合后面一句话,我们又会警惕“独”的危害——难成大事,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越是穷困时,越要修炼自我,还要做到左宗棠所说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做人不可太”独“,独则无众,无众则难成事;做人也不能太”刚“,至刚易折。
“独善其身”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置身事外的冷漠,更不是毫无原则,这里的”独“是指”慎独“,指独处时一个人的自我修炼,合众时又懂得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