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作“ lè”,第四声,指喜悦、快乐。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学而时习之,不是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
日常生活中后半句“有朋自远方来,不陪枣亏亦乐乎”常常被单独拎出来使用,以至于受前半句的影响,很多人不假思索的把后半句中的“乐”误以芦神为是“说”,然后拍拍胸脯:这个我知道,肯定是读“yuè”嘛,中学都学过的,通假字通“悦”的嘛。
其实不然。“说”与“悦”确是古今字关系无误,《说文解字》中只有“说”字没有“悦”字。后世的“悦”在先秦古籍中都写作“说”。查阅《古汉语词典》P363,“乐”字(音yuè)有两条释义:音乐和快乐,并未提及“乐”通“悦”一说,而事实上,“乐”字也并非通假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论语》开篇第一句,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
朋:同门;一同学习者;弟子;志同道合的人
乐:快乐。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远方:指遥远的未来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岩野百科——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