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凡是利用水的物理性质,以各种方式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功能康复的方法称为水疗法。
水疗法种类很多,按温度划分有冷水浴、低温水浴、不感温水浴、温水浴、热水浴;按成分划分有淡水浴、药浴等。
所应用的水温、水的成分和作用方式、作用压力与部位不同,其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也不相同。
二、治疗作用
液态水可与身体各部分充分接触,传递理化刺激而产生治疗作用。
(一)温度作用
水的比热大、热容量大、导热性强。
水疗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神经兴奋性降低,疼痛减轻,缓解痉挛。
不感温水浴有镇静作用。局部冷水刺激可提高肌肉的应急能力。
(二)机械刺激作用
静水压可增强呼吸运动和气体代谢,可压迫体表静脉和淋巴管,促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有利于减轻水肿。
水的射流冲击人体,可引起血管扩张,神经兴奋性增高;缓慢的水流对皮肤有温和的按摩作用;水的浮力可使浸入水中的身体、肢体重量减轻,减轻负重关节的负荷,便于活动和进行运动功能的锻炼。
(三)化学刺激
作为良好的溶剂,水可以溶解各种矿物盐、液体、微量气体、水中加入某种药物或气体,对皮肤、呼吸道具有化学刺激作用,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
三、治疗技术
1、全身淡水浴浴盆内注入三分之二的水量约(200-250L)的淡水,患者半卧于浴盆中,头、颈、胸部在水面之上。
不同的温度浸浴的治疗作用与适应症不同。
(1)冷水浴(20℃以下)与凉水浴(26℃-33℃):有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提高肌张力。每次3-5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不感温水浴(34℃-36℃)与温水浴(37℃-38℃):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兴奋过程占优势的神经症、痉挛性瘫痪等。
每次10-20分钟,每日一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
(3)热水浴(39℃)以上: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消除疲劳、发汗、镇静作用。适用于多发性关节炎、肌炎等。
每次5-10分钟,治疗室需用冷毛巾冷敷头部,以防过热。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药物浴在淡水中加入药物进行浸浴的治疗方法称为药物浴。
药物浴时药物通过皮肤产生治疗作用,有的药物蒸汽通过呼吸道吸入也产生治疗作用。
(1)盐水浴:将海盐或矿盐溶解过滤后加入温热浴水中,水中含盐浓度1%-2.5%。
治疗时间8-15分钟,有促进血液循环、镇痛、发汗作用,适用于各种慢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2)松脂浴:在36℃-38℃浴水中加入50-100g的松脂粉或松脂流浸膏,浴水中有清淡芳香味,有镇静、催眠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一期等。
(3)中药浴:在36℃-38℃浴水中加入一定成分的中药,用以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等。
药物浴一般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3、气水浴凡是含有饱和气体水浴称为气水浴。
常用气水浴有二氧化碳浴、氧化浴、硫化氢浴、氡气浴等。
4、漩涡浴患者全身或肢体在漩涡水中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漩涡浴。漩涡浴槽中装有漩涡发生器,可使槽中浴水发生漩涡。水流和气泡有机械刺激作用和按摩作用。
哈伯特槽浴应用蝶形槽进行全身水浴的方法称为哈伯特槽浴或8字形槽浴,又称蝶形槽浴。
蝶形槽的横截面成蝶形或8字形,可供患者全身浸浴时伸展上下肢进行活动。
浴槽附有漩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局部喷射装置、水循环过滤装置,有的还有运送患者入浴、出浴的升降装置。
四、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1、内科疾病高血压、血管神经症、早期动脉硬化、心脏疾患代偿期、胃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风湿性肌痛、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2、神经科疾病脊髓不全损伤致截瘫、脑血管病后偏瘫、帕金森、神经衰弱、神经痛、周围神经麻痹、雷诺病等。
3、外科疾病骨折后遗症、骨性关节病、大面积瘢痕挛缩、外伤后功能锻炼及恢复、痔疮、前列腺炎等。
4、妇科疾病闭经、暖巢功能不全、慢性盆腔疾患等。
5、皮肤科疾病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牛皮癣等。
(二)禁忌症
精神意识紊乱或失定向力,恐水症、传染病、呼吸道感染、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动脉硬化、癫痫、恶性肿瘤、发热、炎症感染、皮肤破溃、妊娠、月经期、大小便失禁、过度疲劳。
五、注意事项
1、水疗室室温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无烟尘、地面防滑、水源清洁无污染。
2、浴器、浴衣、浴巾等用品使用后及时消毒。
3、水疗不宜在饥饿或饱餐后1小时内进行,水疗前患者应排空大小便。
4、治疗师应在患者每次水疗前了解患者当天健康状况,在患者水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尤其是体弱、活动不便、年老、年幼患者进行保护,防止摔倒或淹溺。
水疗室应有救护人员和必要的救护设备。
5、进行水流喷射时,严禁喷射头面部、心前区、脊柱、生殖器部位。
6、患者水疗结束后应注意保暖穿衣、休息20-30分钟,适当喝水。
如患者水疗后感觉精神爽朗轻快、皮肤微红热,为良性反应。
如患者感觉精神不振、烦躁、发抖、头晕、心悸、无力、皮肤苍白呈鸡皮样,为不良反应,应立即平卧休息,测量心率、血压,注意观察,无不适后方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