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九>生活百科>丧尸药是什么,真的会啃噬他人

丧尸药是什么,真的会啃噬他人

2023-03-20 22:55:07 编辑:zane 浏览量:663

丧尸药是什么,真的会啃噬他人

  了解它,才能远离它。大家都知道毒品是害人的东西,一定一定要远离,丧尸药是什么?丧尸药就是甲卡西酮,它已经不是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了。美国迈阿密一名男子突然在街上袭击一名流浪汉,并把流浪汉的脸几乎全咬了下来。此后,各国媒体纷纷以“迈阿密食脸男”为标题报道本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根据迈阿密警方消息,“食脸男”之所以会突然做出啃噬人脸的举动,只是因为他刚刚吸食了“浴盐”,而“浴盐”恰恰是甲卡西酮和它的衍生物在黑市的名称。

  甲卡西酮(Methcathinone)最早脱胎于中东的传统植物阿拉伯茶(又称恰特草),从13世纪开始,阿拉伯人便开始咀嚼阿拉伯茶的树叶,以抵抗饥饿和疲劳。后来,阿拉伯茶流传到了更多的地区,用途同样是消遣和提神,有时甚至被作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正如古柯树叶含有让人兴奋的可卡因一样,阿拉伯茶树叶内含有的物质卡西酮,同样会让人产生兴奋感甚至幻觉。

  不过相比于19世纪便以声名远扬的可卡因,卡西酮直到20世纪才受到医学家的关注。但研究了几年之后,主流科学家一致认为卡西酮“没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它也快速成为了实验室的弃儿。而20世纪中后期掀起的毒品狂潮,则再一次让卡西酮和它的衍生物“复活”,只不过这时,它已经成为了毒品。

  而在卡西酮类化合物被管制之后,吡咯戊酮(一种同样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药物)的衍生物,如MDPV(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也被作为“浴盐”来贩卖。除此之外,很多以合成毒品为生的“地下化学工作者”,通过修饰化学结构、侧链等方式,合成出管制目录之外的“策划药”。例如甲卡西酮和吡咯戊酮的“策划药”,目前就有上百种,已经成为了各地缉毒警察的一个大难题。

“透支”得来的快感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能完成复杂的神经活动,主要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一直扮演着“信使”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各个神经元灵巧地传递各种信息,并时刻在不同组织间进行“沟通”和“协调”。这些信使悉纳手也有着既定的“工作准则”:它们传递信息靠的是和特定的“接头人”受体结合,而倘若部分神经递质处于“空闲”状态,神经细胞也会发放“召唤”命令,以减少它们的数量,这一机制被称为“再摄取”。

  毒品之所以能为吸食者产生源源不断的快感,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它利用了人体的一个天然机制--“奖赏回路”。奖赏回路一般会在人体做出有利于自身的行为(例如吃饭、工睁嫌作等)时活跃,通过释放掌控情感的神经递质,来让人获得适当的愉悦感乃至快感,从而鼓励利于自身的活动进行。然而,毒品也可以强制开启奖赏回路,从而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得源源不断、远超常理的快感,也就是吸毒者所体验到的“High”。

  卡西酮类化合物能在不同方面干扰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三种掌控情感的主要神经递质,例如刺激它们的释放、干扰它们的转运体(负责运输神经递质的“运输工”)来抑制再摄取,从而增加它们在脑内的含量,刺激奖赏回路。而吡咯戊酮类物质中的MDPV主要抑制NA和DA的再摄取,Naphyrone(同样是吡咯戊酮衍生物)则可在此基础上再抑制5-HT的再摄取,同样可以增强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

迷幻的背后

  前面已经提到,这些物质造成的快感是强制性、源源不断且远超常理的。而在快感过后,由于脑内神经递质的紊乱,以及奖赏回路强烈刺激带来的依赖,吸毒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经历极端痛苦,甚至因此而自残、茄镇自杀。而若想避免这一症状,再次吸食毒品又成了必然之举,吸毒者正是由此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值得一提的是,新型毒品较少引起躯体依赖),陷入恶性循环的。

  除此之外,此类物质强烈的兴奋特性,也会导致吸毒者陷入幻觉而不能自拔,甚至产生众多诡异现象。着名医学期刊《医学毒理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就曾报道了这样一位患者:

  一位40岁、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一种心境障碍,俗称“躁郁症”)的中年男性在注射了含有MDPV的“浴盐”之后,快速出现了妄想、攻击倾向等症状,还脱掉了衣服跑向大街。被他亲属叫来的警察试图将他带进警局,可意外发生了:他不仅试图攻击警察,还突然变得力大无比,警察连续用电击防暴装置电了他3次才成功制服。在此期间,他的心率暴增到每分钟164次,随后医院的心电图检查证实了毒品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他仍在42小时后去世。

  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由于欧美在近几年尤为流行“浴盐”,仅是医学期刊中就报道了不少吸食“浴盐”后出现奇怪症状的患者。而直到“迈阿密食脸男”事件出现后,这类毒品才得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可怕的是,这类毒品往往以极其隐匿的名义,例如“浴盐”、“水池清洁剂”、“喵喵”等出售,使得不少年轻人低估它们的危害,从而堕入陷阱。不过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各国对此类毒品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监管机制,但遏制它们的蔓延,显然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卡西酮、吡咯戊酮类药物的管制情况

  中国大陆:卡西酮、甲卡西酮、吡咯戊酮及其主要衍生物和化学异构体,均为公安部规定的第一类精神药品。非法贩卖数量高于50克,可处死刑。

  香港特区:卡西酮、甲卡西酮及其化学异构体,以及吡咯戊酮的所有衍生物,均为《危险药物条例》(香港法例第134章)规定之危险药物。非法贩卖,最高可处终身监禁。

  美国:卡西酮、甲卡西酮及其化学异构体,均为《管制物品法案(CSA)》附录I管制物质。鉴于MDPV存在潜在的实验研究价值,暂时不受CSA管制。

  英国:卡西酮、甲卡西酮及其所有衍生物和化学异构体,以及吡咯戊酮的主要衍生物和所有化学异构体,被列入B类药物管制。非法贩运B类药物,可处14年以上监禁。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life/106311.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