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人最多可以哭多久?今天我受到了许多来自他人冲动而被迫承受的委屈,又是很难过但只流了几滴眼泪。我不禁好奇在网上搜了一句怀疑自己的话:一个人哭多久算正常。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可怜的人的自述:“自己从哭泣变成抽泣,抽的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控制不了,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一次次的心跳,手脚冰凉麻木,好像要窒息了。像是要溺死的人在渴求氧气一样,我大口的喘气,窗外投射进屋内的阳光仿佛也褪去了颜色。”“那是一种无助的等待。”“感觉短短半个小时,自己好像哭了一辈子。”很久以前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最终我得出的答案十分令人匪夷所思——一个人最多可以哭一薯穗辈子。“哭一辈子”是一个意象的概念,在我看来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拿“笑”代指快乐的人生,满足的人生,那么“哭”就是“悲惨世界”,失落,孤独,难过的人生。乐事良辰不会很多,可以这样说,大多数人都“哭了一辈子”,因为他们忙于事业、学业,忙于家庭,忙碌的人生固然是好的,但拥挤的人生就缺乏快乐,那么理所当然便是“哭”了。这种偏向悲观的态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日本文学中“无赖派”的魅力。前段时间丧文化的流行带火了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么多人熟知这句话,可却没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一读《人间失格》。一个情感障碍的数李卜、极度单纯的男孩子,拼命想要融入大家却最后一步步变成异类的故事。小时候做滑稽事讨大家开心渴望博得关注,求学时散尽钱财维持友谊,他厌恶自己的行为,却装作无事的样子。陪恒子自杀,和静子同居,和祝子结婚,无人教导他如何处理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故事讲述了一个“心向光明,却一路走到黑”的人,讲述了一个清醒之人自甘堕落的全部心路历程。抑郁症,抑郁倾向,社交恐惧,自闭症,自杀倾向……当温饱问题解决后,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步入大众视野,所以这本书火了。而有一部分人却是盲目跟风,根本没有看清这本书想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本书,不是让人们模仿阴郁的,而是让我们学会重视身边的朋友,亲人,学会坦然地勇敢的直面自己内心的阴霾。有人会说,无赖派不就是耍无赖,动不动就崩溃,宣传负面能量的学派吗?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其实,无赖派是指作家有着反抗权威的意识,对生活采取自嘲和自虐的态度,他们专门写下病态和阴郁的东西,试图否定过去(及二战后)混乱不堪的知识体系的一种精神。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解放”就是抛弃道义和人情的一切虚伪,着力揭示人性的阴暗面,从自虐中追求自我完善,从埋没在世俗的灰尘中挖掘人的真实,以重新建立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就像是这个学派的名字一样,无赖。扰亏因为我是无赖派,所以我要反抗战后的风气。” “我是自由人,我是无赖派,我要反抗束缚...”他们的文学被比作“特殊时期绽放的病态花朵”,后来的人们只注意到了病态,却不知它的重点在于“努力的绽放”。所以与其说,无赖派是应该被抵制的文学,不如说,他们其实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人们看到悲伤中透着坚强的文字,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让后人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如何的难得可贵,比起他们,比起文章中的人们,自己那点痛苦是不是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呢?想清这些,忽然回忆自己为何哭泣,又是如何怀疑自己的,不禁觉得有些幼稚与可笑。理解了人与人的不同,才能更好的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原谅与理解那些不合时宜的冲动,对身边的人更多些包容,多些关心,又有什么值得我自怨自艾的事呢?想要安慰开导一下那个可怜的人,点开评论区,却发现了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