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臭虫属半翅目臭虫科昆虫,吸食人体和温血动物的血液。成年臭虫体扁宽,长4到5毫米(少於0.2吋),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的气味。雌虫每个繁殖季节产卵200多个,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世界性分布,昼伏夜出,吸血後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数天才能消化。成虫能耐饥一年以上。
对人体危害
臭虫叮人吸血时能分泌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的碱性涎液,通过口器注入人体,使叮刺部位红肿奇痒。抓破后引起继发感染,骚扰睡眠和休息,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工作。
臭虫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一般不会致命,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可能会诱发高烧、惊厥等。专家介绍,臭虫在吸人血时向人体注入臭虫体液,这些体液不存在严重危害健康的病毒。针对个人身体素质这些毒素会发生不同的反应,比如说:小儿被咬后身上通常会起指甲大小的疙瘩且非常多,同时产生麻风、归热、锥虫病...的几率也有,原因身体抵抗力差;成年人被咬后身上也会起疙瘩但出现其他疾病几率小;还有一群人他们通常是身体抵抗力较好的,被臭虫咬过后身上无任何不良反应也可以说有的人对臭虫病毒免疫。
是否春胡传染疾病
英国专家认为臭虫只会叮咬吸食人血,不会传播疾病。
在非洲,有因臭虫大量吸血引起贫血,或诱发心脏病及感冒的报道。研究者早余认为臭虫可以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比如斑疹伤寒、丝虫病、登革热陆森滚等。
有实验证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血,可在臭虫体内保留6周时间;在HBsAg阳性者的床上,臭虫病毒的感染率可达60%,因此臭虫传播乙肝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直至目前为止,尚无可靠的证据能有力的支持吸血昆虫传播乙肝的可能性。
一组工作在温哥华贫困区的研究人员发现臭虫携带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他们从被臭虫咬的人身上抓了5只臭虫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臭虫携带有能抗二种抗生素的细菌:抗甲氧西林(methicillin)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和抗万古霉素(vancomycin)的肠球菌(enterococci)。
危害现状
北京市疾控表示自8月7日启动监测报告制度并发出预警后的近20天内,市民咨询臭虫危害情况明显增加。公共卫生热线、北京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及各级疾控中心共接受现场咨询、电话咨询300余人次,确认的臭虫危害报告有34起,近70%的危害出现在为人群居住密度大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如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宿舍、群租房等。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要及时消杀。具体方法为,用2%硫磷粉剂,按每张单人床50至100克的用量均匀将药粉撒在床板等处,或将药粉调成糊状,涂抹在缝隙里;一次处理,药效可持续2至4天。如果用2.5%凯素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至100倍,喷洒后药效可保持2至3个月。
怎么避免臭虫的袭击
首先我们要搞好卫生注意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通过货物运输等途径将臭虫带入,一旦发现要及时消杀。
在家庭里,如果怀疑臭虫出没,可以在床下放一盘糖醋蒜头,臭虫比较害怕这个味道,闻到这个味道,它们就会举家搬迁。
如果被臭虫叮咬后,最主要的是要止痒。千万不要用手挤,可以用纱布或者湿纸巾蘸上酒精,用嘴巴吸,把刺进去的臭虫毒液吸出来。如果用手挤,会将一些毒液更快地渗入体内。然后用碱水洗洗,最后用风油精或者芦荟进行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