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20日10时45分,满载“货物”的“海多罗”号渡轮正颠簸着穿过波浪滔滔的挪威廷斯贾克湖时,忽然,船的甲板下传来一阵闷雷似的爆炸声,不到5分钟,“海多罗”号便沉下了湖底,同它一道沉没的则是希特勒占有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梦想。 渐入绝境的“燕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便正式启动。1942年9月,德国著名科学家韦尔纳·海森堡在莱比锡收到了从挪威维莫克化工厂运来的重水,他立即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子弹的研究将取得成功!领导美国原子弹研究计划的格罗夫斯将军很快就得到这一消息,并通过艾森豪威尔将此事转报给了英国。 伦敦,英国三军司令部的地下作战室里,首相丘吉尔与将军们制定出一个秘密方案:切断德国制造原子弹不可缺少的原料——重水的来源,炸掉维莫克这座世界上惟一能够提炼重水的化工厂,从而拖住德国制造原子弹的进程。 维莫克化工厂坐落在挪威小镇维莫克附近的巴伦山上,四周为丛山所包围,使用飞机进行直接轰炸是不现实的,惟一的办法便是空降一支特种部队炸掉这个工厂。英特种作战部部长科林·宾格斯和安全协调局首脑斯蒂文森在大伤了一番脑筋之后,一份代号为“燕子”的行动计划出炉了。 英国人的计划是,先往巴伦山空降数名突击队员,待这些突击队员到达工厂附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再派突击小组与其会合,从而一举将化工厂炸为灰烬。 1942年10月24日傍晚,4名挪威籍的英国突击队员登上了飞往巴伦山的运输机。经过几小时的飞行,4名“燕子”在夜色中跳伞降落。降落后,突击队员们差不多用了两天时间才把飞机投下的散落在各处雪地里的装备找齐。 11月9日,英国特种作战部终于收到了来自“燕子”的电报:我们已在维莫克化工厂附近安排就绪,并做好了着陆信号标志迎接滑翔机。 事不宜迟,斯蒂文森立刻下令后续的突击小组进入战斗。11月10日,两架哈里法克斯轰炸机,各自牵引迹斗着一架满载16名突击队员的滑翔机从苏格兰最北的机场起飞了。24小时后,斯蒂文森突然接到手下截获的一份德国公告:“昨天,两架英国轰炸机和滑翔机飞至挪威南部,被德国空军战斗机击落,敌方人员全部被歼灭。”这一消息令斯蒂文森和宾格斯目瞪口喊袭呆。 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一名德军情报官员在搜查英军飞机残骸时,发现了一张地图,图上在维莫克镇上画了红线。于是,德国驻挪威的总督约塞特·泰鲍温和部队司令官冯·法肯豪森立即奔赴维莫克镇亲自视察防务。纳粹党卫军则在附近地区大肆搜捕。 由于无线电的电池已经用完,山上的“燕子”突击队员对这里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他们呆在海拔1300米的山区里,等待后续突击小组的到来。 “枪手”临危赴命 在伦敦,斯蒂文森和宾格斯只得一切从头开始,他们很快制定了一个名为“枪手”的计划,决定派出一个人数不多的突击小组,任务也由原先的炸毁整个工厂改为破坏维莫克化工厂的18个不锈钢高浓缩电池和重水罐。宾格斯还从挪威皇家陆军的志愿人员中挑出一批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1943年2月16日,由6人组成的“枪手”突击队伞降到了距离维莫克化工厂西北45公里的斯库利凯湖面上。由于负责接应的艾因纳尔没有及时赶到,“枪手”们便决定趁夜色冒险下山和艾因纳尔取得联系。 “枪手”们强忍着饥寒在山上艰难地滑行着。突然,4位滑雪者的身影跃入眼帘。“糟糕,是德国巡逻兵!”大家立即做好了射击准备。等来人滑到眼前,才发现他们是与总部失去3个多月联系的“燕子”队员! 10名突出队员加上山下的艾因纳尔,共有11个挪威人在一起共同战斗。 不久,艾因纳尔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情报:德国人认为上次的伞兵空袭不是针对维莫克化工厂,而是针对工厂附近的兵工厂。因此,100多名新来的警卫大部郑州兄分被部署在兵工厂,只有12人被派到维莫克工厂。此外,艾因纳尔还摸清了工厂里德军警卫的位置及换岗时间,每一扇大门的开启方法以及工厂附近的有关情况。 可是,突击队得穿越几千米长的森林区,然后往下爬300米进入峡谷,涉过急流险滩,再登上300米峭壁岩石,才能到达通向工厂的铁路堤岸。峭壁上装有不少警报器,一不小心碰上,工厂里所有的探照灯便会立刻跟踪过来。显然,突击队员们要闯的是龙潭虎穴。 惊心动魄的一幕 2月27日,“枪手”队长罗尼宣布突击队分为两组:“燕子”队员和罗尼本人组成爆破组,“枪手”队员则为掩护组。20点准时出发。 由于带着高能炸药,“燕子”比“枪手”的速度要慢,不过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成功到达峭壁的顶端,沿着铁路堤岸向前爬行。 队员们来到了距工厂460米远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清楚地听见工厂机器的轰鸣声。罗尼让众人调整一下,等到了换岗时间,他果断下令:“开始行动。” 一个紧握大钢剪的队员径直奔向工厂大门,就听“咔嚓”一声脆响,铁链和锁应声而落,其余队员鱼贯而入。5名手持冲锋枪的队员占据了有利地形,一旦警报响起,他们可立即把冲出来的卫兵干掉。 罗尼率领的爆破组在地下室不到3分钟就找到了通向浓缩铀车间的管道。在黑暗中,罗尼与他的两个手下走散了,但他和另外两名“燕子”队员沿着错综复杂的管道继续向前爬行。不久,罗尼他们便来到了此次行动的目的地——专门提炼重水的高浓缩车间。 罗尼迅速地巡视了一下储藏罐、管道、机器和高浓缩电池,并在爆炸能造成最大破坏的地方放上了炸药,调整好了定时器。然后,便带着手下人沿原路快速爬出了地下室。 罗尼等人刚离开地下室,走到门外约18米处的钢筋水泥墙后面,身后混凝土墙中响起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一时间,工厂的警报声、卫兵的警笛声、武器的碰撞声和卫兵的喊叫声不绝于耳,整个工厂像一个被捅了的马蜂窝乱成一片。 罗尼和他的队友们趁乱向外跑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沉闷的爆炸声,成功地使德国人耗费数年建成的重水工厂在几秒钟内陷入瘫痪,450公斤重水从炸毁的水槽中流出,顺着工厂的污水沟白白地流走了。 斩草除根 1943年底,留守在维莫克化工厂附近的艾因纳尔发来密报说:工厂经过修复又重新生产重水了。英国皇家空军便开始了空袭,美国第八航空师配合英军行动,大家都试图炸掉这座极有可能帮助纳粹德国制造原子弹的工厂。但屡次猛烈的空袭都未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此时,德国人计划把维莫克化工厂提炼重水的设备及其所储存的重水搬迁到德国。 为了不让德国人转移重水的计划得逞,留在挪威的5名突击队员再次担任起了破坏并切断德国重水供应的使命,艾因纳尔接到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命令后,也立即投入行动。经过多渠道的打探,他了解到有一批相当于6个月产量的重水将于1944年2月从维莫克化工厂运到德国。他立即电告伦敦,请求借此机会袭击德国的重水运输线,而不必再进行破坏工厂的行动。艾因纳尔的请求很快便得到了宾格斯的批准,宾格斯还下令由艾因纳尔负责具体筹划。 艾因纳尔与潜伏下来的一名叫本泽的突击队员取得了联系,在仔细研究了袭击方案后,他们二人开始了炸船的准备工作。本泽利用伪造的证件,冒充维莫克化工厂的雇员,乘坐用于装运重水的“海多罗”号渡轮在廷斯贾克湖上走了一次。“海多罗”号是一艘用螺旋桨推动的老式轮船,开船后大约30分钟就进入了深水区。因此,本泽决定在渡轮离岸45分钟后,用炸药把船炸穿。 1944年2月19日23时左右,重水开始从化工厂往火车上搬运,“海多罗”号上的水手己靠岸过夜,德国卫兵此时还未到达,船上只有挪威的守卫人员。本泽和艾因纳尔偷偷钻到了“海多罗”号的底舱,本泽让艾因纳尔留在舱口守着,以防他人进入,自己则沿着底舱向船头摸去。很快,本泽就把炸药和电动雷管安好,并调整好引爆装置的时间,随后便与艾因纳尔一起离开了渡轮。20日10点整,“海多罗”号满载重水起航。10时45分,炸弹准时爆炸,仅仅5分钟的时间,德国最后一批珍贵的重水连同制造设备一同沉入了挪威的廷斯贾克湖湖底。希特勒的原子弹梦彻底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