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所谓或亩搜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扩展资料:
应该注意到词牌名的四种情况:
1、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皆为别名;
2、调异名同,也就是几个调同名。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的正调,完全与之不同;
3、调异句同,即有些词调字句全同,但谱入音乐时的腔调并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衫历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声韵。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却不尽相同,不能把它们视为同调;
4、调同句异,也就是一调数体。一个词牌之下,有数种不同的词体,当然,其中有正格和别格(异体)之耐帆分,如“念奴娇”,辛稼轩的“书东流村壁”为正格,苏东坡“大江东去”则为别格。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life/22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