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九>生活百科>“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2023-07-23 01:52:44 编辑:zane 浏览量:613

“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党则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答案,必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经验,为我们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者漏槐。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呼唤和谐社会建设.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随着我国社会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更加快,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极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主要是: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搜卜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十分迫切;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价段,首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  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国际环境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1)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新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实力超强,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军费开支相当于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但是,从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欧盟的扩大和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其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当,拥有世界最大的内部市场和外贸总额;(2)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世界贸易的增长、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大大加深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和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更容易遭受各种经济危机和风险的冲击。  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主要内容和标志,它为各国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新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又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3)建设和谐社会应对国际环境的风险和挑战: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只要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物的主动权,就能够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态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由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同时,出现了民营、外资企业、个体户、中介组织、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运用好这些社会资源,协调好各阶级、阶层及其群体之间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要特别注意做好关系社会基础是否巩固、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的工作。  (2)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决定了党的功能、目标、任务和活动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也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任务的变化,“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的问题凸显出来,实际上,许多人对“物”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人”的重视程度;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党的宗旨淡化了,而“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比较严重;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一些最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不能及时建立,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现象屡有发生。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影响党执政的目标任务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根本上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更好地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推进三大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给我们党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高要求: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些要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经济才会更加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不断增强,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life/261105.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