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2、“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丛核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3、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渗岩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5、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观点--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212/c1003-24329850.html
扩展资料:
1、信仰是个人精神需求的反映。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对非佛门弟子来说,佛门烧香也屡见不鲜,人们把生活中坎坷的解除,寄托于佛前的“阿弥陀佛”,这是对平安顺利的精神需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那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怀揣着还是“星星之火”的共产主义,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前赴后继踏上了充满荆棘的革命之路。
2、每个人有其信仰的自由,这既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是信仰本质含义的诠释。对普通群众个人来说,可能追求的是家人的幸福、生活的开心、事业的进步;对人民公仆来说,需要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民服务的有效、人民群众的满意。两者之间,看似不同,却实为大同小异,都是对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美好生活,则离不开“大家”的存在。
3、人民的信仰落脚于“大家”,“大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家”的信仰落脚于人民,才能助推人民实现自我梦想。“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让笔者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水乳交融。
4、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离不开“大家”手中指明道路的“灯”,也离不开人民坚实而有力的氏凯步伐。有了人民的信仰,有了国家的力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不远了。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观点-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