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时表示拍摄完成的“杀青”最初是指古代竹简制作过程中处理的一道工序,后来用来指文章等定稿,现代人岁或借用这一名词的含义来代指影视作品拍摄完成也是非常契合的。
古代没有发明纸张的时候,古人使用竹简来记录文字,在制作竹简的过程中,需要用小火慢拷,来去除竹子表面的竹青,这层竹青含有油脂,让竹简刻字变得更困难,而且拦物还容易被虫蛀,去掉竹青的工艺就被称为“杀青”。这是“杀青”一词最初的含义,不过对着书写载体的更新,竹简已经很少出现,所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一层含义。
在竹简刻字比较麻烦,雕刻之后不好修改,所以一些人书写的时候都是先用毛笔书写,定稿之后再用刻刀在竹简上面雕刻,这样文字清晰而没有错改,古人将制作竹简杀青的过程引申为定稿,所以也把定稿的这一过程称作杀青,这也是现代影视作品杀青含义的来源。
宋代陆游的作品《三巷》中有“奇字已杀青,九泽旁行方著录”就是对乎衡伍“杀青”典故的引用,古人著作喜欢引经据典,现代文化人同样有这个特征,引用古时词语来代指现在的行为是一种时尚,用得好的话就会让作品增色不少。
现代影视创造传播到中国之后,我国的第一批导演都是从文人转变而来,他们创作剧本和组织拍摄,将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词汇就带到了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杀青”就是这样被引入的,这一词组简略并且含义丰富,而且能够体现作者的文学素养,所以被一直沿用至今,也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特征,较之“结束”、“完成”等词汇更具内含,不得不说这两字用得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