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735511/answer/2619611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朋克复兴浪潮中,Weezer是那一大波乐队中最不象朋克乐队的朋克乐队。我的意思是,“朋克”总是把叛逆啊反抗啊之类的字眼挂在嘴边,很多朋克乐队成员出身草根,教育程度不高,又把自己打扮成反社会分子,这导致大众对“朋克青年”产生了刻板印象。而主唱兼创作核心Cuomo Rivers来自哈佛,出道时一身大学生书呆子打扮,颇有校园摇滚风范。乐队的歌词也不走苦大仇深路线,所以和刻板印象颇有差别。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Weezer,“Geek”是很适合的词。不过Weezer的确师承自著名朋克乐队The Pixies,The Pixies标志性的“大音色块吉他扫弦噪音墙”影响了包括Nirvana在内的很多乐队。乐队表示他们也受过Nirvana的影响——在Kurt Cobain过世前,两支乐队曾短暂同属一个厂牌Geffen Records。Cuomo Rivers又是金属迷,喜爱Kiss,所以在Weezer的出道专辑Blue Album中,噪音墙塑造了狂躁暴烈的氛围,同时又和优美旋律相结合,确立了Weezer的独特风格——将宣泄与舒缓诡异的融为一炉。我曾提到过,我很喜爱的日本朋克乐队ELLEGARDEN深受Weezer影响,这一点在专辑BRING YOUR BOARD!!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细美武士还写了一首叫Cuomo的歌,献给自己的偶像Cuomo Rivers。换言之,你可以把我给ELLEGARDEN写的评论套到Blue Album身上...为了说明两者的相似处,贴两首歌对比一下:My Name Is Jonas 歌曲 (又名“我叫囧那厮”...)by WeezerInsane 歌曲 by ELLEGARDEN很不可思议,过了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日本朋克乐队ASIAN KUNG-FU GENERATION也是一支很有Weezer特点的乐队,虽然我不确定前者是否受后者影响。Blue Album使Weezer使一出道就成为摇滚巨星,除了风格特点鲜明,它的旋律性也很好,从第一首歌My Name Is Jonas到最后一首Only in Dreams,旋律创作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更别说期间还贡献了数首榜单大金曲。主唱兼创作核心Cuomo Rivers嗓音单薄旅握,但听他在高音嘶吼颇有趣。Blue Album入选了一大堆“史上最佳xx张专辑”榜单,可谓情史留名。悲剧的是,此后Weezer便一路下坡,再未有一张专辑的口碑或销量能达到Blue Album的位置。啊,起点太高啊~~~~Weezer的歌词带有某种玩世不恭的幽默感,但是不愤世嫉俗。另外它还喜欢拍一些搞笑爱慕微,这也体现了乐队成员迥异于“朋克精神”的价值观——小段子:以奇思妙想风格著称Spike Jonze为乐队执导过早期爱慕微。1996年发行的Pinkerton是Cuomo Rivers的野心之作,乐队在没有制作人的情况下亲自参与制作,可谓是Cuomo Rivers音乐理念的充分释放。但是它的市场反应非常不好,据说销量连Blue Album的一半都悄镇没到。这给乐队造成两个影响:差点让乐队散伙,直到2000年恢复活动;Cuomo Rivers锐气大挫,此后再无90年代的状态。Pinkerton变化颇大,它比Blue Album更怪异:动辄失真尖啸的吉他,乒乒乓乓敲成一团的鼓点,古怪扭曲的旋律;Cuomo Rivers歌词由“黑色幽默”变本加厉到“晦涩”的程度:它有自怨自艾的情绪(The Good Life);有对竞争对手的调侃(“I asked you to go to the Green Day concert,You said you never heard of them”,其实Weezer和Green Day关系不错拆运庆啦);甚至还有“爱上蕾丝边(!!)”的悲桑故事(Pink Triangle)。Cuomo Rivers的唱法更极端,要么嘶吼要么呻吟,而且能在一首歌中无缝接合,这一切使Pinkerton的流行度大跌。也因此,Weezer甚至被扣上“EMO”的帽子。不过Pinkerton即使商业成绩并不理想,但口碑依然不错,在发行当时,它即获得媒体不少赞誉。2010年Pinkerton再版发行豪华版,包括Pitchfork在内的媒体打出一水儿满分,滚石将其称为“ cult classic”,“the In Utero of sexual frustration”——即使是失恋歌曲,Pinkerton也带着“约炮不成”的沮丧感,而这种“露骨”又透着Geek味;Prefix Magazine则将其词作与Gareth Campesino!类比——Gareth Campesino!是我很喜欢的一支乐队Campesino!的主唱与词作者,他的歌词以晦涩的内省和自我忏悔著称。一个小段子,Pinkerton是人名,也是“平克顿安全咨询公司”的名字。Allan Pinkerton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传奇人物,他创立了美国第一家私人侦探社。所以我曾看到有中文将这张专辑翻译为“私人侦探”。当年专辑发行时,专辑标题的确曾引起法律纠纷,这可能也是造成专辑销量不振的原因。2001年Green Album发行宣告Weezer的正式回归(圣诞EP是试水之作,在此略过),这次乐队请回首张专辑制作人Ric Ocasek,因此它的整体风格往Blue Album靠拢,旋律流畅悦耳,每首歌曲时间不长节奏紧凑,相比Pinkerton也不再阴暗内省,但这样一来就显得“小清新”,缺乏厚度与深度。之后的数年时间里,Weezer以稳定的速度发行专辑。Maladroit象一张demo合集:收录了13首歌,长度仅半个小时多一点,每首歌长度在三分钟内;不少歌曲在主歌使用金属riff;风格迥异于从前。它缺少大热单曲。Make Believe贡献了大热单曲Beverly Hills和Perfect Situation,不过这张专辑尤其不受评论待见,Pitchfork直接一个0.4分好走不送——就算10分起评这也太吓人了吧亲!!而且从Make Believe开始,Weezer就没受评论待见过...我接触Weezer,正是从Make Believe和Red Album开始。其时久仰Weezer大名,但听了之后却觉盛名难负:“细美武士居然是这种乐队的粉丝?!差太远了吧!!”——那时我是ELLEGARDEN狂热(这里要加重)脑缠粉嘛,难免将其比较:要说“流行”吧,旋律并非ELLEGARDEN对手;若说“艺术”吧,又透着股“三和弦流行朋克”的味道——我一直不是流行朋克粉丝,老实说Green Day转型前的几张专辑包括Dookie都听得索然无味。到Make Believe时Weezer已脱离赖以成名的“大音色块吉他扫弦噪音墙”,自然难寻与ELLEGARDEN的传承关系。而2009年的Raditude则烂到让我大跌眼镜的地步,这张专辑真是大!灾!难!它的烂倒不是因为乐队去淌“电音舞曲R&B”的浑水,也不是因为从旋律到歌词到配器毫无亮点,而是——好歹乐队出道十几年了,为什么从音乐中透出的形象还冒着二十岁小朋克的傻劲儿呢?Pitchfork批评乐队“永远13岁”,如果你不将其视为缺点,倒也贴切说出乐队特点。Raditude烂到神马程度呢?一个小段子:一名粉丝痛感乐队多年来萎靡不振,又被Raditude气吐血,就组织了一个众筹活动:粉丝们集齐100万美元让Cuomo Rivers退休,“别特么再糟蹋Weezer名声了!”众筹活动没有成功,不过粉丝的气愤之情可见一斑。不过正因为我从后往前听,听到Blue Album和Pinkerton才有种“(划掉)老坛酸菜牛肉面(划掉),就是这个味儿!”的感觉。这么说吧,ELLEGARDEN随便一张LP专辑,可以碾压Green Ablum之后所有专辑,但是一张Pinkerton足以让ELLEGARDEN变成“小清新”。Weezer出道来的形象一直很复杂,如果说Blue Album和Pinkerton中的形象是谢耳朵,那么以后的专辑就是乔伊:谢耳朵虽然性格古怪,但不蠢;乔伊是真的“蠢”。Weezer不是没有辉煌过,Pinkerton证明Weezer并不是一支肤浅的、仅会逗听众开心的朋克乐队。很多朋克或硬核乐队往往会将“高大上”作为转型方向,比如Green Day、My Chemical Romance、Fucked Up,一个个去折腾“摇滚史诗”。而Weezer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一种更内省、更自我的风格。很遗憾,这种转变收到的反馈并不理想。想象一下,如果Pinkerton的转型为市场认可,那么Weezer也许能像Liars成为巫师摇滚代言人一样,成为“Geek-Rock”宗师。也因此,Weezer身上又带有一种诡异的悲剧感。最后的小段子和题外话。知友周祚提到Cuomo Rivers曾推出一张日语专辑スコットとリバース,スコットとリバース (豆瓣),听老外“咬牙切齿”的唱日语歌,这种违和感带来的反差萌,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啊>_<....(试听戳スコットとリバース 专辑 Scott & Rivers)日本地区对Weezer一直偏爱有加。且不说被Weezer影响的一众日本乐队,也不说早年Weezer专辑歌词中出现的“you half-Japanese girls”,2000年乐队复出的契机,即为日本富士音乐节提供。虽然如今提到J-POP大家只知道AKB家族,但是日本很多地下乐队都是朋克甚至硬核乐队。当然其中能进入主流市场的毕竟是少数。我记得ASIAN KUNG-FU GENERATION也是靠演唱动画(貌似是火影?)主题曲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