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在上世纪60-80年代,讲党性、讲奉献是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在每一个十年,人们都会找到一个最推崇的价值理念与雷锋结合起来。总的来说,就是把雷锋精谨模升神大而化之。可以想象,那时候的雷锋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的高大,绝对是超级偶像级的。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开放,人们对财富、对生活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价值观也因此日趋多元化。相信如果在80后、90后中投票选偶像(暂且不考虑演艺圈),即使是在中国,那依码拍靠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骄人业绩和丰厚物质财富的比尔盖茨、乔布斯要比同样付出了智慧和努力赢得丰厚精神财富的雷锋选票要多得多。
当然,在这个充分尊重个人价值的时代,这个物质文明建设步入高速路的时代,追求物质财富无可厚非。
但需要警醒的是,不能让物质文明这条腿走的太远,精神文明那条腿跟不上,社会只能单腿跳着向前发展,祥老那我们不仅违背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的改革初衷,而且踉踉跄跄走的久了,摔跤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