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九>百科词库>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

2023-07-23 22:05:34 编辑:zane 浏览量:632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是承前启后的哲学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一环,是生存(超越)哲学的系统阐释者,是世界哲学的倡导者,是交往哲学的推动者雅斯贝尔斯是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者。雅斯贝尔斯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从他的“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问题展现了一个极为宽阔的视野,引导我们去追溯教育的本原所在寻求教育的本真意义。 一、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雅斯贝尔斯在有着丰富人文资源的德国文化传统中,重提教育乃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回复到教育作为精神陶冶的本质。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咐纳,以接近教育的本质。他把教育分成二个层次。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一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训练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真正的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年轻人“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慈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耳提而命”,不是役使,不是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必须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只有如此,教育才可能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的启发诱导才有内在的基础与可能。二、雅斯贝尔斯对衡虚没教育过程的诠释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在其著作中,作者多次谈到交往的重要性。他认为,人都是自由的,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只有在同其它个人的交往中,并与其自由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交往中双方都是自由的个体。有了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而如果没有交往,“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而且在交往中,双方(师生)“处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没有权威和中心的存在。为此,雅氏特别推崇苏格拉底的“催产术”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正是顺应人的灵魂的需要,通过对话和反讽来唤醒学生内在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雅氏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一种深入灵魂深处的对话,“苏格拉底主张经验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子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子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因此,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部分。因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之所以重视自我教育,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所以,在教育中,教育者的终极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下去。三誉纯、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方式的看法雅斯贝尔斯认为,迄今为比已存在的教育方式有三种:一是经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本人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已成为固定的形式。它的弊端就在于“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二是师徒式教育。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两种教育的方式都扼杀了教育中的人(教师、学生)的个性,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三是苏格拉底式教育。雅斯贝尔斯是很欣赏这种方式的。他认为在这种方式的教育中,①、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②、师生都可自由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③、教师运用“精神助产”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唤醒学生潜在的力量。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探索中寻求自我永无比境的过程。④、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的,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整个精神得到生长。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式教育适合全人的培养,应予提倡。可惜的是,经院式教育传统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 四、雅斯贝尔斯对教育内容的看法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挥的引导作用,除了凭借自身的精神力量,挑选合适的教育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甚至还认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P4)。从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引发出发,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精神发展有三个层次,即对宇宙的认识、对生存自我的体验和对上帝的领悟。个体的人如想实现自我就必须实现三个超越: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和超越精神之我。实现这三个超越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教育: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哲学体系中关于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就是以此为依据的。科学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关于自然、社会认识的教育。通过它,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自我生存所需要的智力和能力。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人文、历史、自然、科技等。哲学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发展理智和获得认识自身的能力。“哲理课..…使人了解思想论争双方的焦点所在,以及如何运“思”而使问题得以澄清; ( P4)至于宗教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对儿童米说,这笔精神则富将伴随他们‘生而受用无穷; ( P96)。因为这是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主要手段。当然,雅斯尔贝斯关于教育内容的认识由于受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未免失之偏颇。但从他这种认识中所体现出米的大教育观,这种对教育本质的精神层面的追溯,的确引人深思。 《什么是教育》这本著作集中体现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观点,同时它也体现着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雅斯贝尔斯重视对“人”的培养,提倡整体教育、强调自我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注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反讽和精神助产的方法等等,从各个方面深入批判了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阐发了他个人的教育理想,这对我们今后继续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很有启发、借鉴意义.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tips/261711.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