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我们一直把学问分为显学和隐学。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显学”之名始见于《韩非子》,它不仅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 至于“玄学”则很难明确说清楚,它是中国哲学脉络中很重要的一块,含义也因历史沿革而不断演进变化,要了解真实,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有相关记载,胡化凯老师的《科学思想史》课程也有相关讲述。 “玄学”重要学术特征是:以天地人为研究对象,以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农业水利、动植物生长规律、音乐、律历、养生等知识为研究手段,去最终探索天地人的和平发展运作及其内在生态系统规律的一门系统性学问知识。中国历史上的“玄学”具有“基础性”学问的特点,它的学术研究资源来自于人嫌游类社会的所有领域,但是,它一般又不涉及具体的政治、经济、伦理和科学技术等问题,而是着力去研究这些知识背后和本质性的同一运作规律,所以,“玄学”的学术成果往往不能够直接运用于世,却又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知识的基础。 按尺派照哲社部吴静波老师的观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可将“玄学陵者贺”,等同于“元学”,“元”就是“meta”,这样就便于理解了。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将玄学等同于哲学看待,而一些江湖术士认为玄学就是算命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