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极小期,或者叫做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最初是由英国天文学家 蒙德在1894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在1645〜1715年的70年间,太阳表面上 几乎没有黑子,自然也就没有黑子记录,太阳活动处于非常衰微的时期。 当时,蒙德的观点没有引起注意。1976年,美国天文学家埃迪从欧洲的极光记录、几个亚洲国家的黑子 记录,以及日冕的观测记载和对树木年轮中成分的测定等方面,肯定了那 70年间太阳活动处在非常衰微的时期,并称之为蒙德极小期。他还进一步 指出太阳黑子活动约11年的平均周期,是最近几百年才有的,根本不是太阳活动的基本规律。埃迪的观点引起激烈的争论。我国天文学家根据我国悠久的太阳黑子记录进行研究的结果是:即使在蒙德极小期期间,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也是存在的,11年的周期并非是近代才有的;苏联科学家还认为,在过去8 000年内,大体有十来次那样的延长极小期。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看来这个争论一时是难以平息了。右图是一些用作蒙德极小期证据的现象。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tips/44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