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九>百科问答>蒋昕捷的他与地沟油事件

蒋昕捷的他与地沟油事件

2023-07-15 11:42:49 编辑:zane 浏览量:654

2010年3月,已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蒋昕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则关于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的调查报道,让很多中国人下意识地改变了餐桌上的饮食习惯。

2010年3月17日,蒋昕捷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围剿地沟油》一文,文中这样写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而在报道见报第二天,何东平教授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自己曾提及“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2010年3月24日,蒋昕捷在纳姿《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一文中,对此事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讨论地沟油科学检测的难题和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出路,本无意于渲染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一篇科普报道得到如此关注,皆因其背后存在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即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看看这一周以来各地媒体的报道吧:在西安,正在熬炼废弃油的连锁火锅店被突击检查的药监部门现场查获;在济南,电视台记者跟拍到不法商贩打捞地沟油的画面;在深圳,荔枝林里隐匿的无证养猪场还在偷炼贩卖潲水油;在武汉,地沟油的回收和贩卖已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大酒店每年以数万元出卖收购权……这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实难道还不够有力,还需要在那个冰冷的数字上纠缠吗?”

同一天,央视《新闻1+1》播出专题节目《地沟油:依然在“地下”?》,以下为部分节目实录:

解说:

“围剿地沟油”,就在一周前,《中国青年洞团绝报》的报道表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我们每年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溜回餐桌。

这份报告采访的是武汉产业学院教授何东平,由于何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因此,该报道立即引发各界强烈关注。然而戏剧性的是,报道出来两天后,何东平教授否认了这一说法。

何东平(武汉产业学院教授):

它加工以后吃肯定死不了,它不像三聚氰胺可以致人死地,但是从道德伦理上让人受不了。

解说:

3月19日,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分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他否认了此前说过的数据。那么,从报道见报到新闻发布会改口,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蒋昕捷(《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说)一天之内有50多家媒体给他打电话,包括境外的,然后各级领导各部分也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压力很大,他说他压力主要在这个数字上。

解说:

二、三百万吨的确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然而这么多的电话中是哪些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呢?何东平教授的改口是出于科学严谨的考虑,还是源于这些电话中的压力,我们尚无法得知。只是,或肢何教授的这一改口是否就真能平息几天来的轩然大波呢?

蒋昕捷:

这篇报道本身探讨的是地沟油检测的困难,由于我们这个版面就是科学探索版面,一向是发科普报道的,所以没想到这一次。

解说:

一篇科普报道究竟触动了现实中谁的神经?对比3月17日的报道和3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最主要的变化有两处:一是何东平说,自己并没有对全国的地沟油状况进行过调整,也没有说过有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二就是原先的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毒性百倍于砒霜的说法也是失当的,他也没有取得地沟油进进餐桌的有效的证据。

蒋昕捷:

采访的时候,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地沟油的规模有多少,当时何教授就说200万到300万吨。

解说:

事实上,就在今年《北京科技报》的报道“餐馆‘地沟油’”黑幕中,何教授也曾对《北京科技报》的记者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即使在何教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也提到,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蒋昕捷:

废弃油脂当中有多少被回收利用,比如说做生物柴油,或者做化肥,或者做肥皂、化工产品,还有多少做地沟油?我觉得做地沟油的这个比例你找不到,但是有多少正规利用,由于这个是可以统计的。我最近看到安徽合肥的媒体就做了一个调研,他们就找正规回收的厂,看每年回收的规模,发现他们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废弃油脂可能往向不明,不知道它做了什么。

解说:

就在争议声中,一周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突击围剿地沟油。国家食药监管局也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进餐饮业。事实上,公众最为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而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地沟油如此无法见光,但却就是无法杜尽?这次的围剿过后,地沟油会不会又像三聚氰胺一样卷土重来呢?这个绵延多年的顽疾究竟该如何彻底根治?

主持人(董倩):

岩松,你怎么看这个现象?一方面媒体说了,言之啧啧你就是这么说的;另外一方面,教授改口了,他说我没有这么说过,你怎么做这个判定,谁说的是真的?

白岩松(评论员):

我也留意到,当这个教授改口之后有很多人在谴责教授,说怎么能作为一个科学家,不坚守自己心中你认定的一些科学数据等等。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我觉得非常可以理解,由于什么呢?正义在大家那儿,但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却在人家本人这。记者也说了,由于他给记者打过电话,接了50多个电话,这还是报道刚出来,然后各级领导给他打电话,这种压力具体在那。实在在我们这儿感到很愤慨或者怎么样的时候,我们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这是第一个。

第二,公理在远方,但是威胁可能就在自己的近旁。从这个角度,作为一个个体来说,我觉得教授权衡了一番之后,可以理解他的这种做法。

主持人:

你指出的威胁是什么威胁?

白岩松:

包括他会感受到,你比如说媒体的这种采访可能会放大,他会很担心自己作为相应的课题组的组长,包括自己作为一个著名教授等等这方面的这种因素。

另外,也接到了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电话,你觉得我们很多领导给他打电话会谈什么呢,“非常好,你说得很好?”。

主持人:

但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究竟他的身份是个学者,学者可以用轻易两天的时间,就把以前自己做了多年的推论和结论给推翻掉,这意味着什么呢?

白岩松:

我觉得这里实在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往探讨一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为什么?首先,他的确也有改口的必要。为什么呢?由于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用的也是“据估计大约是200万到300万吨”。而且这本身中间的空当就很大,中间有100万吨的空当。那么,假如接到反过来的质疑,请问你给我拿出证据来,来说明是不是就是200万到300万吨,我相信他拿不出来。

主持人:

假如我是教授的话,我就会问他,既然你质疑我的话,说我的数字不对,那你告诉我正确的数字是多少。

白岩松:

是。这就是我们现在,不管是记者,包括相关的这种专家学者,在积累了大量的采访,或者说相应的这种科学数据,然后进行相关推论的时候,社会上应该引起这样一种关注,而不是反的。什么样的一种关注呢?不能质疑质疑者,由于的确,假如质疑质疑者的话,质疑者他不是,第一,记者他不是公检法,他很难获取全部的资讯,把握大量的证据。作为科学家,他不是一个全国部分的领导者,他只能做武汉,或者说局部地区,并且根据一些数字来进行推论。

我在想这样的话,管地沟油的时候不太认真、不太较真,但是在质疑教授的时候是尽对认真、尽对较真的,而在尽对认真和尽对较真眼前的时候,教授所谈的这个话语是有题目。我觉得社会应该形成一种不能质疑质疑者,而是应该反过来,拿出证据证实他是错的,或者说他是对的。假如你以为他是错误的、有题目,请你拿出证据来说他是错的,我觉得这不就形成了一种社会良性的互动吗?

尤其请留意,记者和学者假如质疑的题目是涉及到公共利益,健康、安全等等因素的时候,更不能反过来质疑质疑者的这种数据。他的确拿不出一个正确的(数据),假如要质疑他,一质疑他就得改口,由于的确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科学性。

主持人:

由于教授质疑的是到餐桌上,跟我们每一个人吃的东西相关的东西,这叫“民以食为天”。按说不管他提出是一个多么站不住脚的数字,我们都应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白岩松:

所以这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没必要往追究教授的这种改口。有他个人各种各样的因素,刚才我们也谈了,既有他自身的这种压力,假如回到科学本身的话,的确还不是那么百分之百地无懈可击。

从政府相关部分的角度来说,在这篇报道以及相关的数字出来,不管说改没改口。但是行动也出来了,你比如说要求各地都在进行这种监视,包括欢迎群众的举报等等。

另外,已经揭开了这个盖子,全社会会往关注这个题目。我看了一下,全国很多的媒体,不断东南西北,也都在关注这一个话题。我觉得这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转向,我们该感谢这个教授,也该感谢有关部分这种快速的行动。同时也会往思考一个题目,比如说有一个副教授说,我们说不管200万还是300万吨,有这样一个数字是明确地摆在这里的,我们每年进口的食用油和自己销售出往的食用油总量,比市场上用的食用油总量是要少很多的。多出来的这几百吨油请问是哪儿出来的?我觉得这里没有涉及到“1、2、3、4”的数字,但是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我觉得我们应该往仔细地思考和监视,多出来的这几百万吨油哪儿来的。

针对“地沟油”问题,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食药监办食〔2010〕25号)。《紧急通知》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为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切实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请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同时,要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采购的食用油脂来源不明,或者采购和使用“地沟油”的,应监督餐饮服务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同时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紧急通知》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务于4月底前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

随后,为了规范餐饮业和食品市场,卫生部《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5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1020号),决定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

打击地沟油,各个部门已经开始行动。而在此事件上,蒋昕捷选取与民生密切有关的文题,挖掘其中黑幕,进行理性思考,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良心和求实精神等作为一名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所作报道引起了人民和政府部门的普遍关注,为政府更好地制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事后,有人评论: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蒋昕捷不是过眼云烟的又一个应试胜者,他,让优秀成为了一种习惯。

蒋昕捷的他与地沟油事件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answer/255640.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