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月牙泉俗名: 药泉 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月牙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晴空万里蔚兰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去鸣沙山月牙泉游玩以傍晚、黄昏时分最佳。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面积 0.88公顷,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质甘冽,清澈如镜。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数罕见。泉内星草含芒、铁鱼鼓浪,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风光十分优美。 月牙泉所处沙山年均降水量为50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8倍达2400毫米,鸣沙山为流沙沙丘。月牙泉除东北面均被高大沙山环绕,风从东北面吹入将沙山底部流沙向峰顶卷起,这就是为什么‘沙不掩之’的原因。而地下潜流经过此地形成众多泉眼不断补给蒸发的池水才有了‘绵古至今’的月牙泉。 五十年代测量,月牙泉东西长218米,中断最宽处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7米余。南岸原有庙宇百余间,但十年动乱中焚毁,农业大跃进时又抽水灌田导致池面严重缩小。近年修复古建、掏泉疏水、治沙绿化,才有今天面貌。台湾易经研究专家张渊量博士1993年游河西时根据易经、易理考证认定月牙泉即王母娘娘蟠桃盛会之瑶池也,信否随意。 鸣沙山鼓角之声的起因目前有三种说法:静电发声说,即带有石英晶体的沙粒相互摩擦产生静电放电发生。摩擦发声说,干燥炎热沙粒摩擦发出声响。共鸣放大声说,沙峰所围沟谷导致声响共鸣。总之,较为可能形成鼓角之声的方法是:炎热气候、人数众多、坡陡沟壑。1990年端午节敦煌举办滑沙赛按照上述条件200余人分4组与午后两点从月牙泉南山背后山梁—塔儿峰顶滑落,根据测声器纪录,4组鸣沙所发声音在54至67分贝之间,正常说话的分贝数为30左右。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
敦煌月牙泉俗名: 药泉
月牙泉,古称“渥洼池”“沙井”,又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清代后称“月牙泉”。
药泉 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