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言辞的俏女人 她给人的印象是:有坚定的信念,有很好的教养,很善于言辞,语言也富于鼓动性。 《齐鲁周刊》:贝·布托小姐1993年第二次出任总理,我们了解到,那时您正好出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请描述一下她当时上任的情况。 周刚:我是1991年5月到任的,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巴基斯坦局势非常平静。上任第二个月,我和夫人就去拜会过贝·布托和她的母亲努斯拉特·布托。当时她是反对党领袖,不在政府里边。两年后,贝·布托竞选获胜,我在伊斯兰堡再次拜会她,她已经是政府首脑了。 当然,努斯拉特·布托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受到当地人的普遍尊敬。 我是1995年4月份离任的,那个时候,贝·布托还在执政。我后来还到卡拉奇拜访过努斯拉特·布托,从几次的接触中间,她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 《齐鲁周刊》:贝·布托一生经历坎坷,作为大使,您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周刚:贝·布托当时穿着红蓝竖条纹上衣,头上围着雪白色的莎丽,配以咖啡色花纹的裙装。她属于那种美丽动人的女人,脸色红润、轮廓分明,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充满智慧。像很多印巴妇女一样,她的妆画得很重,但感觉很有品位。 贝·布托小姐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英国留学,英语很流利。我们会谈时,她时常看着客人,面露迷人的微笑。她是一个政治家,有坚定的信念,有很好的教养,很健谈,非常善于言辞。她的语言富有鼓动性,说话语速很快,但十分清晰,感觉很有底气。 那一次,谈话气氛很友好,是礼节性的拜会。当时,我们回顾了中巴友好关系,谈到她的父亲对中巴友好的贡献。 《齐鲁周刊》: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和家庭密不可租备分,贝·布托具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背景? 周刚:全世界都已经看到,一个家族,两次踏入同一条悲剧的河流,拉瓦尔品第,已经成了布托家族永恒的伤心之地。 在巴基斯坦这个男人主宰的国家里,女人一般处于从属地位。然而,贝娜齐尔·布托,作为一个母亲、女儿和妻子,以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和不屈的斗争,成为巴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但是,贝娜齐尔·布托的家族是不幸的。 家族,宿命,权力,腐败,流放,回归,战乱,自由,和平,恐怖主义,所有的要素和贝·布托如影随形。1999年,她被迫流亡国外。 现在,贝·布托的母亲努斯拉特和不关心政治的女儿萨娜姆,是布托家族仅存的成员。 誉缓 失败婚姻是导火索 相识5天后,贝·布托就和现丈夫结婚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她在不知不觉中饱尝了婚姻带来的苦果。 《齐鲁周刊》:众所周知,在巴基斯坦这个国家里,女人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贝·布托作为一个母亲、女儿和妻子,她是如何两度入主总理府、并且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望? 周刚:重男轻女在穆斯林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在伊斯兰国家,并不排除一些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受多年政治斗争洗礼的女性脱颖而出,从而成为一个政治派别的领导人,甚至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弊虚毁 很少有人知道,贝·布托在1993年大选期间,正身怀六甲,她竟然穿着防弹背心,戴着游泳镜,冲破警察的层层封锁,一路上饱尝了催泪瓦斯的滋味,从首都伊斯兰堡赶到20公里外的拉瓦尔品第,向等候的群众发表演讲,显示了一个女政治家少有的胆识和勇气。 贝·布托在伦敦生下第三个孩子——阿西法后仅一个星期,她又做了胆囊结石手术。而那一年正是巴政坛的多事之秋——总理府五易其主,总统三易其人。贝·布托通过全国大选东山再起,再度执掌总理府。她也感叹道:“一个女人要事业和家庭两者兼顾真不容易。” 《齐鲁周刊》:您现在谈到家庭,我们了解到,世界舆论一直在说,贝·布托两次下台都和腐败有关系,这也成为其国内百姓对她诟病最多的地方,您怎么看? 周刚:从我们看到的材料来看,巴基斯坦的舆论主要是集中攻击贝·布托的丈夫,使她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了牵连。应该说,巴基斯坦政治生活中间,这种贪污行贿有时候是很突出的。而且,这个事情巴基斯坦法庭上已有判决。 贝·布托热衷于政治,但却忽视了婚姻和家庭。 她曾先后6次被捕坐牢,个人的婚事长期置于脑后。 按照巴基斯坦风俗,贝·布托的婚姻全部由她的家庭和男方家庭包办。1988年,在双方进行了近一年的“谈判”后,35岁的贝·布托才亲眼见到了未来的夫君、建筑业巨头扎尔达里。 在家庭的安排下,贝·布托同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订了婚。结婚前,她还让未婚夫多次保证婚后不干涉她从政。 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婚后的多数时间她也是与政治打交道,出任总理后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很少过问家务事。 然而,人民党内从一开始就反对这桩婚姻,他们对扎尔达里的人品表示怀疑。果不其然,在贝·布托任总理期间,“妻贵夫荣”的扎尔达里“贪名”远扬。 因此,贝·布托两度出任总理,但两次都因为贪污指控被迫下台。1999年4月,贝·布托被迫带着3个孩子开始了流亡生涯。 喜欢集邮的女政治家 如果有时间,她也喜欢和家人一起去中餐馆吃饭。 《齐鲁周刊》:从巴基斯坦历史上看,正是布托家族造就了贝·布托这样的女性政治家,在生活之中,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刚:贝·布托1953年生于政治世家,从小聪明过人,备受宠爱。16岁考入哈佛大学,后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988年,35岁的贝·布托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也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女总理,她还是第一位伊斯兰国家的女总理。 作为一名著名的女政治家,贝·布托有其独特的魅力。无论在东西方都有她的一大批崇拜者。她虽然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但出门总是戴着头巾,穿着传统服装。 据我了解,她喜欢集邮,集邮册有厚厚几大本。如果有时间,她也喜欢和家人一起去中餐馆吃饭。 《齐鲁周刊》:贝·布托遇刺3天后,贝·布托惟一的儿子、仅有19岁的比拉瓦尔接管人民党领导权,其父亲将以联合主席的身份辅佐他,这样的结局,是否会在未来成为布托家族的又一个宿命? 周刚:贝·布托小姐说过,她对牺牲是有准备的。而且你可以想像到,竞选的时候要亲近选民,在进行大选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她当时又不是政府的首脑,采取安全保护的条件非常有限。她自己也讲过,个人要对此付出代价。 她的全部个人生活和巴基斯坦政治密不可分。 1977年,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国不久的贝·布托,经历了家族的厄运。父亲阿里·布托在军事政变中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于1979年被处以绞刑。 也是从这一年起,贝·布托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其中有34个月是在肮脏、黑暗的牢房中度过的,她还险些在手术台上遭到暗杀。痛苦的软禁生涯最终将她锤炼成了一个只为政治而生存的斗士。 《齐鲁周刊》:巴基斯坦普通民众是如何评价贝·布托的? 周刚:她是很有威望的。因为人民党是贝·布托的父亲老布托创建的,他自诩为代表巴基斯坦人民,当时也采取过一些措施,比如国有化,他把一些重要的企业全部由国家所有,对这些措施,巴国内众说纷纭。 但是,后来接管人民党的贝·布托,在巴基斯坦人民中间,特别是城市的中产阶级、知识界、律师界和农村受到欢迎,这一点,从她10月18日回到卡拉奇省后有几十万人到街上去欢迎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