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
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
1、传导性聋:外耳、中耳传音机构发生病变,音波传入内耳发生障碍,例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等所致的耳聋。
2、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辨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如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3、混合性聋: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临床上每见因暴怒、情志不畅致使肝气上逆, 闭塞清窍而致耳聋者。
耳目之聪明必须血气相须, 心又寄窍于耳; 《辨证录》说:心肾相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故耳聋症与心也有密切关系。
耳病应以肾为本, 心为体, 肝为用。发病可在本, 亦可在心或肝。治疗应按起因及病势缓急不同, 或治本或治标, 或标本兼治。
一般主张对耳聋的辨证首先区分虚实。
暴聋多属实证, 由于心肝两经失调居多, 或因体虚复感外邪而致, 可表现为球结膜下出血, 抚按耳廓有痛感, 颈项牵强, 耳鸣如蝉声等。
如外邪所致者多伴头痛、发热。久聋者多虚, 患者脉细不应指, 腰膝酸软,头昏目糊, 耳鸣为轰轰声, 以老年人多见。
对耳聋的辨证治疗,一般肝肾不足之候, 治以补肝益肾, 如为肝旺脾弱, 则用平肝悦脾之法;如虚实夹杂, 必攻补兼施。
同时,“开”、“通”并用。
常规多用菖蒲、远志之类开闭通窍,白芍、当归之类通调气机。对恚怒郁结伤肝而致聋者, 要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 调畅气机不仅在于用药, 并配合语言劝慰与开导, 有时能起到不药治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菖蒲辛温,能理气豁痰, 通经舒络, 使精血得以上举,则耳聪目明, 远志补肾, 精充于下, 则耳聪于上, 为治耳聋窍闭不可不用之口品。
1、治疗耳聋验方
张赞臣先生自拟“聪耳汤”随症加减治疗耳聋, 每获良效。方由生白芍、炒当归、丹皮、丹参、白蒺藜、枸杞子各9克, 炙远志4.5-6克, 石菖蒲3一4.5克, 耳聋左慈丸12 克( 包煎) 组成。每日一帖, 分二汁煎服。
方中白芍苦酸凉, 入肝脾经, 酸能养血, 苦能下火, 肝木得柔, 则气机得以通调, 当归甘辛性温, 入心肝脾经, 功能和血补血, 两药相配, 和气顺血, 耳窍得以濡润, 则复能司其职。丹皮辛苦性凉, 入心肝肾经, 亦有和血、生血、凉血之功;丹参苦微温, 能活血祛瘀, 安神宁心, 两者相合,辅归、芍以调心肝, 相得益彰。
菖蒲辛温,能理气豁痰, 通经舒络, 使精血得以上举,则耳聪目明, 远志补肾, 精充于下, 则耳聪于上, 故治耳聋窍闭不可不用。
白蒺藜宣散肝经风邪, 枸杞子善补肝肾阴亏, 耳聋左慈丸源于钱仲阳之地黄丸加味, 专治肝肾阴亏耳鸣失聪之症。全方诸药配合, 标本兼顾。
2、耳聋左慈丸治疗耳聋
耳聋左慈丸源于钱仲阳之地黄丸加味,专治肝肾阴亏之耳鸣失聪之症。主要由磁石(煅)、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竹叶柴胡、泽泻组成,具有滋肾平肝作用。
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该药还可用于治疗头痛,目暗昏花,视物不清,哮喘及白内障证属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者;对于药物中毒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及突发性耳聋均有报道。
3、民间偏方治疗耳聋
(1)仙鹤草治疗耳聋:取鲜仙鹤草(连根)150克,加冷水适量,大火煎成浓汁频饮,每日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
对链霉素及其他西药引起的耳鸣、耳聋疗效极佳。
仙鹤草具有开窍益聪的作用,近年来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等症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论各种性质的耳鸣耳聋,均可将仙鹤草加入到复方中使用,会显著增强治疗效果。
(2)路路通治疗耳鸣耳聋: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成药液频饮,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
(3)菖蒲甘草汤治疗耳鸣耳聋:取石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愈。
(4)葛根粉治疗特发性耳聋:取葛根适量研成粉末,用空心胶囊装后吞服,每粒含药0.5克,每日2-3次,每次3-4粒。
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5)通气散治疗耳鸣及耳聋:取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将其烘干,共研细末备用。
主要用于链霉素类药物引起的耳聋或耳鸣,每次口服0.6-1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老人、儿童酌减。
(6)地柏煎治疗耳鸣及耳聋:取熟地50克,黄柏10克,石菖蒲10克,将上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50毫升温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耳聋。
(7)二至丸治疗耳鸣及耳聋:取二至丸(内含女贞子和旱莲草各等份)适量,每次用开水吞服10克,每日2次,连用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及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