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问九>生活百科>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2023-12-11 01:25:29 编辑:zane 浏览量:621

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倪方六 明天是端午节。古时候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在2008年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后,现代人对端午节的兴趣也随之大增。那么,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看待端午节的呢?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吗? 因周昭王 江上遇难而起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五五节等十几种叫法。在大家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因为楚国诗人屈原投了汩罗江,人们向江里投食以纪念他,从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这说法,实在是一个误解。五月初五成为一个节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经存在,并且有丰富的节日内容,其中之一是“蓄兰为沐”。屈原在其《楚辞》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一语,说的就是这种节俗,古人称端午节为“浴兰节”即此原因。 端午节向江里投食,最早与周代第四位国王——昭王姬瑕有关。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意思是,周昭王到南方巡视后便没再回来,死于江上。这个死讯没有向诸侯通告,掩盖周昭王的死因。 这大概是古代帝王死后“密不发丧”的最早一起记载。周昭王怎么死的?据《帝王世纪》记载,周昭王实是南征楚人的过程中,坐船过汉江,结果中了船老大的诡计,船散板遇难,与两位陪侍在侧的美女一起沉江。 周昭王死后,当地人发现周昭王与两个女人的阴魂不散,常在江面上出现,人们于是在水边立祠祭祀。东晋人王嘉《拾遗记》就此事进行了演绎:“至暮春上巳之日,褉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或用金铁之器并沉水中,以惊蛟龙水■,使畏之不侵此食也。” 将食品用植物叶子包裹起来,这正是粽子的做法。可见,最早向江里投放包裹食品,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因为周昭王。 在江浙一带,过端午节是为了祭祀水神,对象之一是“涛神”。这位涛神是本为楚国人的伍子胥,他寃死吴国后化身为涛神,当年吴地人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是“迎涛神”。 另外一说是,端午节是为祭祀与寒食节有关、被晋文公烧死的介之推。到了汉代时,祭祀对象则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寻找溺水父亲尸体的14岁女孩曹娥,端午节在浙江上虞一带,因此又称为“女儿节”。 至于纪念屈原,一直到南北朝时才真正确立,日期也固定为阴历五月初五,并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节日。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是这样说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屈原的投江日期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五月初五,但也有说是五月十五。《隋书·地理志》便称,屈原是五月望日赴汩罗,“望日”即月圆的阴历十五。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端午确非屈原而起,祭祀他只不过是端午节的附加内容。 古人为何认为端午节生子“命毒”? 五月实是原始“计划生育月” 事实上,端午节的出现,最早是古代中国人出于避邪的需要。从《吕氏春秋·仲夏纪》的记述来看,古代中国人把五月视为最不吉利的月份,认为此月夏至到来,阴阳相争,阳生至极,阴杀始起,死生以五月为分界。 因为有这种认识,古人才把五月份看做是毒月、恶月、凶月。这种“毒观点”应该源于对自然灾害的感性反应:五月正处仲夏时节,酷暑即将到来,此时毒虫滋生,人们极容易生疮患疾、遭伤咬,因此给古人留老清纯下了“五月不好”的印象。 五月份不好,五月份出生的孩子也不好,传会给家人带来不幸,即俗话说的“命毒”。为何有这种认识?可能正物与原始“生克观”有直接关系。五月是古人眼里阴阳交替的时节,子女属“阳”,父母属“阴”,生子则会阳气上升,自然是不利父母的。 五月最毒的一天就是五月初五,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古人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也最不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便称,“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天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一律要弄死,此即远古时代的“溺婴”风俗。 《史记》中有传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名叫田文,因生于五月初五,其父亲田婴便要求其母亲弄死他,其母舍不得,悄悄抚养,这才留了条活命。田婴当时即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即便是皇帝的“龙子”,如果生在五月初五,要想留下也得另想办法。宋神宗赵顼在五月初五得一子,只好将孩子送到宫外寄养,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出于避讳,赵佶在当了皇帝后,将自己的生日改定在十月十日。但赵佶的命真的“毒”,“靖康之难”中成了金国的俘虏。 五月份不宜生子,甚至连夫妻也不宜同房,特别是端午节这天,同房会带来不侍咐幸。先秦时要求,“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意思是,在五月份,君子要洁身斋戒,居于深处,躲避暑热,让身体安静;还要禁止女色,也不许嫔妃进御……由此可见,早期的五月份,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原始的“计划生育月”。 包粽子始于哪个朝代? 唐宋时端午节已成为法定假日 端午节最早流行于南方。南方水多,一直有向水里投放包裹食物祭祀水神的风俗。早期的包裹物并不固定于芦苇叶,有的用植物叶子,如菰叶将有黏性的黍米包裹成角状,这叫“角黍”,也是最原始的粽子;有的用竹筒装米,称为筒粽。后来还有用箬叶包粽子,至于用芦苇叶包粽子,则相对比较晚,但却流传至今。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期得到强化,粽子的形状、内容也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肉粽、果仁粽在当时均已出现。当时煮粽子很讲究,并不是直接放在清水里。据西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当时人们“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之”,即将栗、枣烧成灰,和水煮粽子。 粽子用米最讲究的当是唐代,要选用上等糯米,当年来华的日本人将粽子的做法带回国,至今日本还有“大唐粽子”的叫法。 唐代人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公务员”还会放假。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期,便始于唐朝。唐代人很喜欢放假,汉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只有冬至和夏至,而到了唐代,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全都可以“休假一日”。 宋朝继承了唐代的休假制度,而且比唐代人还喜欢过端午节,时人俗称之为“解粽节”。 从史料来看,宋朝人最会包粽子,花色很丰富。据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宋朝人会在粽子里加入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包出的粽子多种多样,有角粽、筒粽、锥粽、秤锤粽、茭粽、九子粽等。煮也不一样,将艾叶烧成灰,和水共煮,这样煮出的粽子呈金色,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一说。 宋时还有“赌粽”一俗:赌谁拿的粽子粽叶长。解开粽子后,粽叶长的胜,短的输,输家或赔酒或赔钱。 宋朝人过端午节也大有讲究。在宋朝,京城人家一般从五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了,会用粽子祭祀天神。节日食品除粽子外,还要吃“白团”、品“端午果子”、饮菖蒲酒、艾酒。这之后,古代中国人过端午节再也没有宋人的那份热情了。 元代为何禁止赛龙舟? 明朝人认为 赛龙舟有“三害”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内容,与吃粽子一样,是传统保留节目。 端午节赛龙舟最原始目的,是出于避邪、祛瘴气的考虑,即所谓“斗龙舟以祛瘴疠”。在当年的越国,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则是为凭吊卧薪尝胆、复仇灭吴的越王勾践,勾践曾以此方式操练水军,终于灭了吴国。 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闻一多曾考证,在龙子节,时人会划着画成龙状的独木舟,把包裹好的食物投入水中祭龙。北方也有龙神节,但一般选在龙再生的阴历二月进行,后来移到端午节,此时北方干旱少雨,端午节赛龙舟又多了祈龙降雨的心愿。 赛龙舟在宋代最为流行,据《东京梦华录》所记,北宋皇帝有到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的习俗。但到了元代,朝廷下令禁止端午节赛龙舟。原来,蒙古人把端午节赛龙舟看成了亡宋的节日风俗,认为对当权者统治不利。 在忽必烈(元世祖)当皇帝的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福州路曾发生一起端午节赛龙舟淹死人的严重事件,有臣子就此向朝廷上奏,建议禁止此项活动,认为这是“无益之事”,除了“伤人命”外,还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因为看赛龙舟的人太多了。元朝廷遂下令端午节禁划“龙舡”,并写进法律条文中。 有意思的是,明代也曾禁过赛龙舟。明朝认为赛龙舟有“三害”:“破财一也,起斗争词讼二也,不幸覆舟殒性命三也。” 但是,元、明的禁令并未能让民间赛龙舟的热情消失,禁而不止,各地不时有因端午节赛龙舟而溺亡的事件发生,铁穆耳(元成宗)当皇帝的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江南行御史台报告:“去岁端午,纪机察等率众桦舡,淹死六七人。”朝廷不得不重申禁止“戏桦龙舡”的规定。

版权声明:文章由 百问九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9.com/life/327087.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